110甄試 北藝新媒體/台藝多媒體 研究所 準備與心得分享

JON
Dec 6, 2020

--

網路上對於新媒體或是多媒體的準備的資訊真的是超、級、少,準備作品集和面試的時候幾乎把所有能找到的資訊都找了。
希望這一篇文章能夠讓想考研究所的人們有一點想法,如果有問題可以直接Dcard私訊問!或是Mail給我,有空會回的!
目前暫時不回Mail 目前暫時不回Mail 目前暫時不回Mail
太多人直接把問題打在主旨上( ̄﹏ ̄;) 祝各位考生們加油

結果|放榜成績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 乙組 正取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新媒體藝術碩士班 備取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互動設計系 未通過初試(最低合格標準83.8)

第一階段|準備書面資料

▶作品集準備
北科沒有限定作品數量,臺藝限定三年內創作作品,北藝乙組限定5件作品,且有1件必須為個人獨立創作

臺藝和北藝需要簽訂作品著作權切結書

如果有要放實習相關作品的,需要提前跑一下流程!
不要像我一樣繳交前2天才再跑流程......感謝我的主管QQ直接把名片給我,幫我簽名QQ

作品方面因為大學本來就是讀新媒體科系,所以就把專題更新了一下(畢業專題做手機遊戲app),還有放公司實習專案作品(UIUX)
實習的時候主管有跟我提到作品集準備的事情,其實最主要的就是把你的理念、想法、過程打出來。畢竟對方不認識你,第一次出印象只能憑藉這一本書來訂定。

自傳/讀書計畫
每一間基本上有要求需要繳交自傳或是其他相關資料,三間學校都有放上讀書計畫。
有鑑於我本人中文真的不太好,距離我打文案之類的長篇文章,已經是高中的事情了。
只能跪求中文系的朋友幫我修↓↓↓Mail放在下面有需要的人可以聯絡一下

中文系的朋友:mini880625@gmail.com

開學後有短暫回到學校一下,有把自傳給班導師看,老師覺得文筆非常好~
誠摯推薦一下已經要在中文圈待7年的朋友。

班導當時給予的意見只有可以把自己特殊的經歷寫進去,例如實習經驗、校外得獎經驗。
因為我有三份實習經驗,所以自傳大部分著墨在實習相關與新媒體/多媒體之間的連結。
自傳寫的時間點是從大學開始,班導師推薦把自己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法寫進去,基本上自傳就是展示個人特質的部分,努力把人格特質塞進去吧!

讀書計畫是我自己想放的部分,參考各校的課表、課綱寫。要小心不要把學校開授課程課名打錯。
我是把他寫成申請大學的時候一樣,短期、中期、長期三階段。
會想要放的原因就是展現你對這間學校有多了解,算是小心機?

推薦信我原本以為不是一個太影響成績的因素,但是班導師說不一定,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鼓起勇氣問問看
我是找班導師和系主任寫!放在目錄後面!

研究計畫
準備當中最令人迷惘的部分大概就是研究計畫了......
因為人生當中我寫過企劃書、技術文件,就是沒有寫過研究計畫阿!

參考網路所有前輩們的建議,大致上就是上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找想要考取的學校畢業論文
最完美的方式當然是每一間學校寫一篇研究論文,但是我實在是沒有想法,而且也不確定要寫到那一種程度,所以最後我寫了30頁,一直被朋友嘴說是要研究完成了XDD

不過基本上格式與內容寫法可以參考一下各校畢業論文,能的話可以先請老師過目。

真的要對論文主題很熟、很熟、很熟

因為面試的時候絕對會被問到不行!要拿得出理由回答教授阿!
一開始原本我是想要寫腦波相關裝置,但是因為沒有碰過腦波儀器......怕論文裡面寫錯,也怕面試的時候被問倒,所以放棄大改成VR裝置。

第二階段|面試
禮拜五北藝面試、禮拜六臺藝面試,像是臺藝面試當天就撞到雲科面試,幸運的我是沒有遇到需要2選1
研究所面試問題真的好難找,終於想起來我有一個朋友有再相關機構打工,內容剛好就是協助履歷面試等
傳訊息問她之後,她立刻打來跟我說了一下QQ我愛的我朋友們QQ
朋友推薦是我看一下教授們的作品與領域,找一個相符合的,面試的時候可以直接提出來!
朋友有說其實選教授比選學校重要,畢竟如果有認識的人脈資源,教授那邊可能可以介紹或是幫忙牽線~

北藝
北藝有把時間排出來,報到的時候要先把PPT準備好給報到
我個人是沒有準備,但是有瞄到甲組的PPT......真的是神仙打架......

教授3 vs 1
「你會寫什麼程式?」
「那你們Swift怎麼教?」
「你剛剛在休息室看到什麼?」
「你有考其他間學校嗎?」
「你有看過北藝新媒的展覽嗎?」

天使漂亮學姊有在外面跟我小聊了一下,北藝研究所可以去大學修課,只要付學分費用就可以了。
一進去之後教授真的離我超、近、的,自我介紹完之後教授笑笑地抬頭看著我問

「你知道你想要學習的教授就在這當中嗎?」

教授本人默默抬頭問我

「那個作品很舊,你怎樣查到的?」

朋友誠不欺我QQQQQQ真的吸引到教授了QQQQQ但是我好怕阿QQQQQQ

2023更新
教授前陣子自信滿滿地跟我說,已經破解這一個問題了

被問到程式方面的問題,有提到大三學過Swift,接下來就是被瘋狂問Swift的問題,是用Storyboard寫的嗎?所以你會寫導航?你有Mac電腦嗎?

感謝上學期的我修了app課程,雖然這一堂課真的讓我一學期都沒有假日(全部都泡在學校Mac教室裡面),可是意外的Swift程式都有被兩間學校問
Swift連續問題一結束接著被問「你剛剛在等候室看到了什麼?」

2019 關渡光藝術節《壞運動》
2019 關渡光藝術節《壞運動》

等候室當時是放了2019關渡光藝術節的《壞運動》展覽影片,感謝我的第六感在那時候拿起手機google了一下創作理念......
不過因為太緊張了我把作品名稱說錯啦!有一個教授直接笑出來QQ愚蠢的我
最後一題是被問有沒有看過北藝新媒的展覽,問了一下朋友她是被問有沒有看過新媒體類型的展覽
QQ失算的我,因為在臺中不能常常跑臺北看展覽,推薦要考研究所的各位,如果時間距離上允許的話,還是去看一下展覽吧......

臺藝
臺藝報到完之後要現場抽籤,抽到了倒數第三個
動畫組依舊是神仙打架,滿多人帶實際作品去現場展示給教授看

教授3vs1
「你為什麼想要做這個主題?」
「那妳有打算用什麼軟體製作?」
「妳會什麼程式?」
「妳有預計選修系上什麼課程嗎?」

除了准考證外還要列印健康聲明書、健康聲明書、健康聲明書
耍蠢的我再次沒有列印這張orz工作人員很好心的給了我一張
原本臺藝要帶電腦去展示,但是當天設備上出了問題,進去前學姊有請面試學生把ppt放在USB裡面,先讓裡面工作人員開好。

可能因為面試順序太後面,進去之後教授三位都是低頭看著桌上的資料
只有在播放作品有聲音的時候才會抬起頭來看我
建議簡報製作上聲光效果多一點
跟之前一樣提到Swift之後就被問到程式的事情,問題沒有北藝辣算是滿好回答的

➤心得
北藝有特別規定不能現場不能展示作品,臺藝沒有特別規定
簡報的部分是禮拜五面試完北藝後,回家修改了一下,為臺藝製作的
自我介紹我大概抓2分鐘以內,但是後來想了一下可能需要再加入更多記憶點給教授,尤其是越後面面試的人

剛好考取的組別都是偏應用程式相關,所以兩間都有特別問到程式問題
建議準備作品集方面可以放入應用類(ios app)應該會比較吃香

閒來沒事的話也可以去看一下展覽,可以把這些經驗融入介紹當中,希望這一篇文章對其他要考試的人有些許幫助!

➤補充說明
最近有收到幾封信來問題~想說把重覆的打在這裡!

關於選教授:
教授是近來之後才會選定,學生需要給系上教授指導志願序。
老師們開會後決定好學生名單,系辦再統一公告,所以不是先簽先得。

作品集相關:
因為我是乙組的,所以我有放一點跟程式相關的部分,大學專題我不是負責程式,所以並沒有整本作品集都是程式!
如同上面說的,我有放一些UIUX,他可能跟藝術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我自己喜歡+這是我個人跟其他備考生不同的地方,所以最後還是放了。
然後因為有版權關係,所以作品集不開放傳給其他人!不要再寫信問我了QQ
專案裡面我也只是一個小Intern,我沒有整個專案的版權所有阿。

就讀年限時長:
畢業第一步是要提出評鑑,每一年審查只有1次(只開在上學期開學初,一年一次),錯過就是明年再來~
所以大部分學生們都會讀4年以上左右

--

--

Responses (2)